我也有很多话要说,所以今天就写一篇长文来详细拆解。至于被热议的F-14vs.SU-57的不合理之处,我稍后再详细讨论。
1986年发行的《壮志凌云》非常经典。不仅让年轻肉食时期的汤姆克鲁斯走红,也让一大批美国年轻人加入了海军。这在当时被称为史上最贵的招聘广告。
此后一直传出续集的消息,但一直没有立项。包括汤姆在内的主创们,并不想为了拍续集而拍续集,而是真的想找到一个新的角度。
进入21世纪,电影终于有了进步。故事背景设定在无人机时代,探索王牌飞行员存在的必要性是续集的主题之一,原班人马全部回归,包括导演托尼·斯科特。
但在2012年8月19日,他从最喜欢的文森特·托马斯桥上跳下自杀,享年68岁,续集项目再次陷入停滞。
直到2018年电影才正式开拍,导演换成了2013年与Tomko合作的约瑟夫·科津斯基《遗落战境》。
《遗落战境》不是一部成功的商业片,它的全球票房只有2.86亿,成本为1.2亿美元。
但是汤姆弟兄很欣赏约瑟夫导演。在拍摄《碟6》期间,他和他讨论了《壮志凌云:独行侠》项目。两人在拍摄方向上高度一致,才促成了这次合作。
影片原定上映日期为2019年7月12日,后来延长一年至2020年6月26日。原因尚未公布,但推测该片拍摄难度很大,后期-生产时间很紧。
影片中许多训练场景和空战场景的拍摄让人难以想象。而且他们还把演员放到真格斗中进行实拍,光是训练时间就巨大。
进入2020年,疫情席卷全球。对于这部耗资1.7亿美元的大片来说,另一个扩展是唯一的选择。
终于,时隔两年,《《壮志凌云2》》于今年5月18日在戛纳电影节全球首映,5月27日在北美上映。
电影一开始就是飞机在航母上起降的画面,伴随着危险地带的旋律,年代感十足。如果不是詹妮弗康纳利的名字出现在演员阵容中,我会以为这是1986年的第一部电影。
汤姆克鲁斯的“独行侠”团队正在挑战10马赫的飞行速度,但坎恩少将却以不达标为由停止了测试,并将项目资金挪用于无人机项目。
10马赫的概念是什么?马赫的意思是速度与声速的比值。1马赫相当于音速的1倍。
声速在不同介质中不同,在标准大气压和15摄氏度的环境下约为340m/s。
那么10马赫是3400m/s,飞行时速12240公里,差不多是北京到华盛顿的直线公里),所以这个故事其实挺科幻的。
坎恩少将非常生气,就在TOPGUN学校回忆起《独行侠》时,他同意做个好朋友。
他们的任务是摧毁峡谷中的一座铀浓缩厂,而独行侠的工作是在三周内为该任务训练和挑选六名飞行员。
妻子不想儿子“公鸡”当飞行员,“独行侠”主动撤回军校申请,白白浪费了几年的职业生涯。
该片入选美国阵亡将士纪念日周末上映,首周末在北美票房1.56亿美元,打破了《加勒比海盗3》在2007年创下的1.53亿票房纪录,成为票房最高的影片。
紧接着,票房继续快速增长,不仅打破了汤姆主演的最高票房电影,也成为派拉蒙有史以来票房最高的电影。
目前,该片全球票房13.81亿,在不断积累中,汤姆从这部电影获得的片酬和票房份额将超过1亿美元。
高票房靠高口碑支撑。目前IMDb8.6分,Metascore78分,烂番茄新鲜度96%,爆米花指数99%。
当然国内评价没那么高,有点像《战狼2》在IMDb上得5.9分一样,电影太主旋律,太血腥了。
影片完全沿用了第一部电影的叙事结构。该剧是TOPGUN飞行学校的比武选拔,而“独行侠”的角色却从学生变成了教官。
比如《冰人》的惊喜回归,比如《刽子手》的人物设定其实和《冰人》的角色很相似,只是他更讨厌。
比如第一辆摩托车,雷朋眼镜,训练开始前的酒吧会议,甚至排球比赛都被复制成沙滩足球。
这些情节在单挑时也很常见。即便没有看过之前的作品,观众也会不解。大概只有前作的粉丝才能体会到这些感受的喜悦。不过说实话,现在第一部的剧情似乎没有那么精彩,高潮结束的危机几乎是随机事件,显得比较突兀。
不知道Tom是不是受到了拍摄《碟中谍》系列的启发,《壮志凌云2》用一个《碟中谍》作为容器来封装飞行训练。
另一个我没想到的亮点是人物刻画。很难想象,快到退休年龄的“独行侠”还能在这部电影中拔出一条完整的成长线。
他始终没有走出“笨鹅”死亡的阴影,再次遇见老友的儿子,在他心中掀起波澜。
“公鸡”不应该因为他父亲的死而与“独行侠”有麻烦。他已经是一名优秀的飞行员,他自然知道事故是不可避免的。
就好像高考申请被你爸逼着偷偷改成他最不喜欢的专业一样。“公鸡”和“独行侠”的关系更像是父子之间的矛盾。
如此复杂的情绪在影片中表现得恰到好处,没有铺天盖地,而是让“独行侠”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放下了过去,真正让角色更加饱满完整。
受限于电影技术,1986年的《壮志凌云》在大场景中显得很粗糙。虽然空战是在真机上拍摄的,但是拍摄和排期太难了。我们看到飞行场景的前后画面不连贯,剪辑逻辑也很混乱。
如果你想弄清楚发生了什么,除了看屏幕之外,你还必须使用角色的台词来弄清楚。
《壮志凌云2》这方面的进展肉眼可见。毕竟,过去的36年,无论是战机的性能还是射击水平,都跨越了几代人的进步。
我只能想象如果这些照片出现在IMAX屏幕或4DX影院上会是什么样的体验。
有些电影完全是在电影院看和在家看的两部电影,比如最近的《13条命》,可惜在影院看不到。
第一次在酒吧里同学们的见面,让我尴尬地看到主角们以这样的方式出现。除了向第一集致敬,也是一种高效的叙事方式。
战斗结束,“公鸡”状态异常,突然想到“独行侠”的委托,一秒就进入了战斗状态。线年,居然还有电影用了这么古老的表达方式。
最后,还有电影的“科幻”属性。F-14是否有可能击落两架SU-57?我认为这取决于“战场上可能发生这种情况吗?”这两个维度。
但在电影中,削弱自己的力量,战胜强敌,是最常用的戏剧手法,也是最合理的安排。所有电影都是这样拍摄的。
在《伯恩伯恩》系列中,杰森伯恩被世界各地的中央情报局杀手追捕,可以揭露一个大阴谋。
《斯巴达300勇士》,300人对抗50万人的军队。历史上确实发生过,但对手的数量并不多。
电影通常展示最具戏剧性的小概率事件。如果50万大军打败300勇士,这还叫电影吗?
第五代战机的性能特点可以用4S来概括,即隐身性、超音速巡航、超强机动性、超信息优势。
两架SU-57认为F-14很友好并表现出来。“独行侠”突然发动攻击,率先战斗。
视距下,第二架SU-57的隐身能力毫无用处,而且因为F-14钻入峡谷,超音速巡航无法发挥。
这是一场结合了科技+环境+运气+主角光环的绝无仅有的战斗。夸张是肯定的,超现实主义并没有错,但要说电影中的胜利不可能发生,这样的观影态度未免有些太严肃了。.
就我个人而言,如果没有F-14的推出,《《壮志凌云》》的续作将是不完整的。
收官之战在行动计划之外,没有这一段,影片质量会下降一个档次,只是一部不错的商业片。
“刽子手”F-18怎么攻击SU-57很不合理,但挂线的气氛很到位,骑虎难下,只能硬着头皮玩。
有缺陷,但这取决于您与谁进行比较。说它是今年商业大片中的第一部可能会引起争议,毕竟《新蝙蝠侠》还是很棒的。但说是年度一线商业片也没有问题。